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发布人:资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3 15:14:05点击数量: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16年,同年,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立项挂牌,获立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正式立项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23年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共建重组,是唯一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致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研究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具有科研结果就地实验检测的便利,实验室产出科技成果直接输出为应用产品服务库区。重点实验室总面积2000 m2,具有完善的院士工作间、教师工作间、研究生工作间、科研实验室等配套服务场所仪器设备总价值已达到2500余万元拥有雷达监测实验室、光纤传感实验室和光电子信息与智能材料实验室等大型科研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聚集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相关研究的国内优秀人才,成为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和安全保障的桥头堡。


图为毛二可院士来重点实验室指导工作


                                       图为光纤传感实验室


定位与研究方向:

重点实验室立足三峡、研究三峡、服务三峡。是国家及重庆市在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灾害监测、预警预测、安全防范的战略需求,为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三峡库区和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测相关联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重点实验室力争为国家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的研究和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做出应用贡献,并致力于培养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灾害监测出发,致力于揭示三峡库区滑坡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解决新型地质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智能预警预测方法、智能监测系统、云平台的研发等关键科技问题,支撑三峡库区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保护三峡库区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已形成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新技术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研究和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监测平台构建。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组件了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创新意识强的科研团队。团队以毛二可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聂祥飞教授为实验室主任,现有专职技术人员44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高级职称人员占75%;硕士生导师34人,博士29人;重庆英才计划2人,巴渝学者3人。重点实验室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获得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学术型硕士200余人,本科生3000余人。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33项。

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

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SCIEI等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曾入选ESI全球高被引论文30余篇,热点论文5篇。1人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日内瓦国际金奖1项,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1项为国外发明专利。出版专著4部。

关键技术与社会服务:

    实验室积极推动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共同指导研究生。重点实验室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深入合作,在万州区九道拐滑坡点建立滑坡监测站点,进行长期监测实验。与重庆两江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讯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清远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万州经开区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衡远科技有限公司、万州区公安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洽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开阔国际视野,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Informa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2019 国际会议;重点实验室成员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国际会议50余次,参会人次达到500余人次。


上一条: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闭

底部图片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Email:58105750@163.com     电话:023-5810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