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提名程序,现将我校拟提名202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即2021年9月8日至2021年9月14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项目持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向科研处提出,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和公正地处理异议,请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58106730 邮箱:58105750@163.com
重庆三峡学院
2021年9月8日
项目公示信息如下:
项目名称 |
飞机大承载轻量化构件先进连接及精密成形的关键技术与机制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 |
重庆三峡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 |
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
万州区科学技术局 |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1.左都全(重庆三峡学院) |
2.曹增强(西北工业大学) |
3.曹跃杰(重庆交通大学) |
4.左杨杰(四川大学) |
项目简介 |
该项目属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随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飞机向新型的高性能、高轻型、长寿命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和更新。由于长期承受频繁起落、振动(高频、低频)等循环载荷的作用,飞机构件疲劳失效事故的80%源于结构产生的疲劳裂纹(如精密成形过程局部部位出现应力集中、重要接头发生连接失效等)。作为飞机大承载轻质构件制造的基石,电磁铆接、搅拌摩擦焊及蠕变时效成形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电磁铆接和搅拌摩擦焊的连接接头质量、轻质构件在蠕变时效复合成形工艺下的形性协同调控效果再次成为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 项目成员在国家商用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金、市教委计划、航空基金等支持下,历时20余年理论研究与技术改良,取得一系列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tal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突破了搅拌摩擦焊接高质量连接,轻质构件变形困难,成形后残余应力存留量大、回弹高,成形精度难以控制等多项技术瓶颈,成功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疲劳增寿、电磁铆接新工艺这些技术难题,提高了复合成形方法在大尺寸超薄整体壁板应用的自主核心竞争力,也实现了轻质构件、复合材料等的无损铆接。 支撑本成果的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被他引总计92次,其中SCI他引75次,被同行评议对先进连接和精密成形的有意义研究。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1:Thermal fields in dissimilar 7055 Al and 2197 Al-Li alloy FSW-T joint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
论文2:Effect of Pre-Stretching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reep-Aged 7055 Al Alloy and Its Constitutive Modeling |
论文3:铝合金筋板蠕变全过程的Graham改进模型研究 |
论文4: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itting tolerance effects on damage and failure of CFRP/Ti double-lap single-bolt joints |
论文5:Interference-fit riveting technique in fiber composite laminates |